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學習
×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學習
家長是最關注孩子的人,一旦發現孩子開始懈怠、不耐煩、厭惡,就難免懷疑:
我的孩子是不是厭學了?
我的孩子是不是不愛學習了?
孩子厭學,尤其是成績出現明顯下降時,家長最擔心,也最為焦慮。
特別是在小學階段,如果沒有打好基礎,孩子之後的路會越來越難走。
在此提醒各位家長,想讓孩子愛上學習,或許您要換另一種教育方式,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困境。
1、
成績好的孩子可以一直保持學習熱情,但成績差的孩子,可能學著學著就不想學下去了。
當其他孩子都在認真聽課時,他在開小差、和同桌聊天;
當其他孩子都能完成作業時,他什么都不做,連課文都不讀。
長期處於中下遊的孩子,最容易出現學習困難,如果沒有人幫他們,他們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差。
首先,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么不想學習。
有一個孩子總是考倒數第一,家長實在沒辦法了,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。
這才知道,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忽略了,才不願意學習。
孩子以為學習是為了父母,考高分也是讓父母高興。既然父母不管他,說明不在意他,那他也不想好好學習。
孩子到底為了什么而學習,很可能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水平。
不少尖子生家長分享教育經驗時,都會強調一點,他們的孩子每次考試前都會定下目標,要求自己考到第幾名。
特別是經常考第一名的孩子,目標非常明確,不斷鞭策自己向這個目標靠近。家長要做的,就是讓孩子知道他是為了什么而學習的。
告訴孩子,學習是自己的事。
如果孩子喜歡打遊戲,那就告訴他要好好學習,將來學習技術,開發屬於自己的遊戲。
如果孩子喜歡發明,按更要好好學習,學習各種科學知識,成為出色的科學家。
只有當孩子明白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時,才能真正做好這件事。
最好不要直接說學習有多好、有多重要這種比較虛的話,孩子更關注的是現在,而非將來。
將讀書與孩子當下的興趣聯系起來,孩子一定會正視學習。
2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
在家庭教育上,家長要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的關系。
最常見的關系有兩種,一是“上下型”的,一是“左右型”的。
· “上下型”
家長與孩子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,家長一有不滿,孩子就遭殃。
他們過分在意孩子的成績,一旦發現孩子考差了就發脾氣,批評、懲罰孩子。
他們也習慣打壓孩子,讓孩子過得十分壓抑與焦慮。
· “左右型”
家長和孩子是朋友關系,雙方可以一起聊天,一起學習。
這些家長不會命令孩子,反而會主動跟他們溝通,主動了解他們,幫助孩子解惑。
和“專制型”家長相比,孩子更願意面對“朋友型”父母。
明星黃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他在節目中多次談到自己的“育兒經”:
我從不把她當孩子,我們之間是朋友。
在《爸爸去哪兒》中,多多是個十分會照顧小朋友的大姐姐,她之所以這么有擔當,是因為在家裏經常做爸爸的小助手。
黃磊不會寵愛多多,相反,他會邀請多多和他一起做美食,一起鍛煉廚藝。
而在學習方面,多多表現出驚人的“天賦”,英語能力尤其突出,小小年紀已經能夠翻譯英文著作。
這都得益於孫莉的陪伴和黃磊的鼓勵,多多才會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,並且越學越好。
要讓孩子愛上學習,家長首先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,陪著他們學習,不斷鼓勵,這比指責和抱怨更有用。
PR